当领导者不必独行:教练如何帮助我穿越压力与悲伤
一位执行长的自我觉察与转化故事
我们真的需要独自撑住一切吗?
作为一间基金会的执行长,同时也是教会牧者,我长期处在需要快速做决策、带领团队、并为他人提供辅导的角色中。这样的生活节奏与责任,让我的行为模式逐渐成为一种直觉反应——总是往前冲,总是背负着责任,不容停歇。那感觉,就像是一列老火车,在压力与疲惫中仍不停地往前开。
作为一间基金会的执行长,同时也是教会牧者,我长期处在需要快速做决策、带领团队、并为他人提供辅导的角色中。这样的生活节奏与责任,让我的行为模式逐渐成为一种直觉反应——总是往前冲,总是背负着责任,不容停歇。那感觉,就像是一列老火车,在压力与疲惫中仍不停地往前开。
过去这五年,是我人生中成长最快速的五年,也是我成长最有感的五年。
最初接触教练这门技术,单纯只是想要提升自己在职场上领导的技巧,学习倾听与提问的方法。当自己在职涯上面对挑战,想说或许可透过教练对谈来找寻方向,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请 Richard 担任自己的教练,亲自成为被教练者时,才更深地体会教练的魅力与影响。
在今年 3 月底至 9 月,这六个月的教练旅程,真的是一段值得庆祝的冒险。与我的教练 Richard 一起合作,让我不仅体验到了教练指导的力量,改变了我对自我成长的看法,更帮助我在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教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回顾这段旅程,既充满挑战,也充满了启发。
回顾过去半年来的教练历程,许多的发现与进展真是自己始料未及。
透过对话,让自己有机会从忙碌、混乱与焦虑中停下来整理思绪。 Richard 的提问,总是能让自己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重新厘清目前所面临及在意的议题,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自己的想法,核对自己的价值观,找出真正重要的问题核心,并思考如何发生改变。
特别的是,探索与改变不只发生在教练对话的当下,也在生活日常中藉由自我对话而产生。